(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三茶”融合就是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融合发展。近些年来,一些地区着力培育和发展茶产业,涌现出了大量知名茶企业,但是茶产业发展仍整体水平不高,“三茶”融合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与先进茶区相比,还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和不足。如何创造茶产业发展优质环境、培育厚植茶文化、提高茶科技支撑力以及打造完成茶产业链条等是当前亟需思考的问题。
规划引领,政策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应将茶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来谋划,科学编制地区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具体措施、扶持政策等内容,并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衔接。安排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品种创新、茶叶生产的标准制定和推广运用、生态茶园建设、产品质量提升、流通体系建设、茶文化推广、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等,统筹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和项目,推动茶产业发展。引导茶叶协会等社会组织高效开展工作,为茶农、茶企提供技术服务,完善管理,制止无序竞争和恶意竞争行为。
文化铸魂,打造品牌。挖掘整理本土茶文化资源,诠释茶文化深刻内涵,讲好茶文化精彩故事。将茶文化同地区茶产区的乡村文化、民俗文化等融合发展,形成地域特色。在充分调研基础上,优化整合茶类区域公共品牌,注入本土文化元素,统一打造地区级茶叶的母品牌和商标。加大宣传营销力度,组织引导茶叶生产经营主体参加茶叶展销会、交易会、博览会,提升消费者对茶品牌的认知度、认可度和信赖度。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加强茶知识和茶文化的宣传普及,扩大茶品牌的影响力。
科技赋能,提升品质。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加大茶叶科技创新力度,推进品种改良、绿色认证、产品研发、工艺更新。重点抓好茶园有害生物统防统治、优质茶开发、有机茶生产、贮藏保鲜以及茶叶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升茶叶品质。支持茶叶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工艺提升,开展机械化、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生产。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匠心型茶经济人才,强化对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和茶农的技术培训,打造一支专业化的从业队伍。
补链强链,融合发展。坚持多元化发展,在做强做精绿茶、春茶的基础上,增加夏茶、秋茶、红茶和乌龙茶的生产,加强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开发茶食品、保健品、工艺品、生活用品等茶叶衍生品,优化茶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探索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大力推进茶产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生等其他业态的融合,创造更多具有流行张力的消费场景和产品形态,延长产业链、融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逐步构建覆盖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环节的全产业体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