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上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十一病区,接受左心室辅助系统(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的赵女士即将康复出院。
(资料图)
赵女士是国内自主研发的“人工心脏”正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后,在河南首位接受手术的患者。在“人工心脏”辅助支持下,她已衰竭的心脏重新恢复活力,在胸腔内正有力跳动着。
2022年12月,赵女士感染新冠肺炎后,不适症状越来越严重,走两步就要歇一歇,甚至连晚上睡觉也频发呼吸困难,曾辗转多家医院治疗,但病情依旧反复,不见好转。
2023年3月初,赵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慕名来到河南省胸科医院。经心血管外科十一病区主任葛振伟诊断,赵女士患的是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因起病缓慢,多数患者常在有症状时才就诊,也因此一旦明确诊断,常合并心腔扩大、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等。
赵女士入院时已进展为终末期心力衰竭,EF值最低仅为27%(正常范围在50%以上),通过传统的内外科治疗方式已无法缓解心衰进展,且猝死风险将大大增加。
葛振伟说,对于终末期心衰患者来说,常规的治疗方式是进行心脏移植或者植入左心室辅助系统。但因目前受心脏供体数量限制,以及难以预料的等待时间,为了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左心室辅助系统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
据了解,赵女士所植入的左心室辅助系统是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完全磁悬浮VAD,不仅体积小,重量轻,而且植入创伤小,血液保护程度高,预防感染性能好,这些关键性指标方面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为确保此次“人工心脏”植入手术万无一失,术前,手术团队多次演练,对手术过程进行细致、反复的推敲,详细制定各种应急预案。
经充分缜密的术前准备,3月8日上午,我国著名心外科专家、我院名誉院长王平凡与葛振伟团队,联合为赵女士实施左心室辅助系统(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术。
术中,手术团队按照既定方案稳扎稳打,精准操作。心脏停跳后,在左心室尖部打孔,将“人工心脏”严密缝合,牢牢固定在自体心脏上。随后将“人工心脏”流出管道与自体升主动脉精准吻合。
随着心脏复跳,“人工心脏”开始运转,手术团队不断调整转速及流量,并逐渐减停体外循环机,这颗仅186克重,47毫米宽,26毫米厚的“人工心脏”在赵女士体内开始运转,确保与自体心脏共同血液输出量达到正常标准。
这台手术是国内自主研发的“人工心脏”上市后,在河南的首例手术,标志着“人工心脏”已正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对医院和广大患者来说意义重大。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心衰患者数量已超千万,其中,终末期心衰患者占据整体心衰患者数量的10%左右。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患者,王平凡说,“人工心脏”为医生提供了一个保障生命的有力“武器”,为众多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曙光,这是现代医学进步的重大标志。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刘书芝 通讯员徐紫渝 文/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