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
中国平安轻舟已过万重山 2023Q1新业务价值重回正增长
2023-03-20 08:30:38
来源:新浪财经

近日,中国平安(601318)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或“平安”)发布了2022年年报。在深入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运用科技助力金融业务提质增效,提升风控水平,实现“科技赋能金融、生态赋能金融、科技促进发展”的战略下,中国平安全年业绩继续保持稳中有升。


(资料图)

营运ROE达17.9%股息率超5%

2022年,中国平安全年实现营收1.11万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483.65亿元,同比增长0.3%,营运ROE达17.9%。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859.05亿元创新高,同比增长439.2%,截止上年末集团母公司可动用资金达到429.58亿元,同比增长3.3%。得益于稳健的营运利润和大幅向好的经营现金流,加上中期分红,全年平安向股东派发股息每股2.42元,股息率超5%。截止发稿,平安集团的内含价值增长至1.42万亿,相应P/EV(市值/内含价值)仅有0.58,上升潜力较大。

此外,在去年整体原保费稳中有进的基础上,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在下半年降幅明显收窄,经过三年调整和寿险改革后,并将在今年Q1轻装上阵实现重回正增长。

NBV今年将重回正增长

2022年中国平安实现总保费收入7691.49亿元,在全年疫情反复干扰的情况下仍稳中有进。其中寿险及健康险保费收入为4711.02亿元,实现健康险保费收入近1400亿元,享有服务权益的客户贡献的NBV占比持续提升,从2020年的14%提升至2022年的55%。产险原保费收入2980.38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最大占比的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95.8%,同比优化3.1个百分点。

尽管原保费总体量稳中有进,但对于平安乃至整个保险业来说,寿险及健康险的新业务增长的低迷是过去三年的公司业绩及股价徘徊的根本因素,但考虑到目前我国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仍仅有3.88%和3326元/人,距世界平均水平及欧美发达国家仍有巨大差距,行业长坡性质并未改变。

在行业周期调整之际,平安选择深化寿险改革和持续优化代理人结构及质量。在“4个渠道+3个产品”改革的双重策略加持下,渠道端锻造“三高”队伍,产品端打造 “有温度的保险”,改革效果已见成效。

2022年,代理人渠道队伍结构和质量持续优化,在代理人数量逐渐缓降企稳中,新增人力中"优+"高素质代理人占比同比提升14.1个百分点。队伍产能提升,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2.1%,业务品质改善,13个月继续率同比上升4.0个百分点。

而在多渠道改革中,银保优才团队人数大幅增长至1600多人,且人均产能优于钻石队伍40%。包括社区网格化和其他渠道,平安多渠道贡献的NBV占比持续提升,从2020年的11.3%提升至2022年的17.6%。

产品方面,在通过“保险+健康管理”、“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端养老”等场景打造“保险+服务”的差异化体系过程中,享有服务权益的客户贡献的NBV占比持续提升,从2020年的14%提升至2022年的55%,产品改革落地成效显著。

在渠道和产品的双重改革共振下,平安全年实现寿险及健康险归母营运利润1112亿元,同比增长16%,成为集团营运利润平稳增长的最大压舱石占比达75%。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全年新业务价值288亿元,其中下半年92亿元,同比降幅收窄至约12%,大幅好于此前两年及全年上半年。尽管下半年的业务占比通常较低,但NBV企稳的边际趋势非常明显。

随着今年前两个月保费收入继续保持正增长,以及基于3月目前的数据,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表示今年Q1将实现NBV正增长。而由于Q1占全年销售比重往往在40%以上,因此将为全年NBV转正定下基调。可以说,从边际变化上看,压制平安过去几年的最大变量或已迎来实质性好转,轻舟已过万重山。

息差显韧性

近年来,平安银行以“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为战略目标,坚持“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十二字策略方针,智能化零售银行3.0转型成果显著。

2022年,平安银行实现营收1798.95亿元,同比增长6.21%,实现归母净利润455.16亿元,同比增长25.26%。其中零售业务收入为1030亿元,占银行总业务的57.3%超半壁江山。截止2022年底,零售客户达到1.23亿户,同比增长4.1%,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

明显的,平安银行所管理客户均户资产额持续增长,此外,全年平安银行个人存款日均余额为8699亿元,同比增长24.3%,远超总存款的增速。在平安集团整体金融生态圈中,个人客户的粘性持续加深。与此同时,平安银行2022年在做精对公业务上也颇多亮点,对公业务净利润达到156亿元,比上年增加约84亿元,增幅达到110%以上。

平安银行之所以能逆势实现较快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稳健的资产质量及有韧性的息差表现。

平安银行全年实现净利息收入1301.3亿,同比增加8.14%的背后是净息差表现强于同业,是大中型银行中表现最好的。近年来平安银行维持平稳息差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客户粘性及存款余额的增长,平安得以持续降低负债端的利息成本。

全年净息差为2.75%仅同比下降4bp,且主要集中在四季度。主要是由于去年3季度完成2次降息后,从第四季度开始就有部分企业及个人的中长期贷款开始重定价,并反映在4季度。

此外,稳健的资产质量也是平安银行利润增长的根基。截止去年底,平安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348.61亿元,不良率为1.05%,尽管较上年略有上升2个bp,但不改平安银行多年来不良率持续优化的趋势。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仍保持290.28%,与去年三季报的290.27%基本持平,不良贷款拨贷比为3.04%比三季报的2.99%提升5bps。无论是拨备率还是拨贷率均较疫情前2019年的183.12%、3.01%均有提升,安全垫更厚实。

此外,平安银行也通过降本增效也有力带动了全年利润增长,全年运营成本方面,成本收入比27.45%,较去年的28.3%继续下降。

医疗健康反哺金融主业

“保险+服务”差异化体系的成功,无疑十分契合平安集团“金融+养老”、“金融+健康”的长期发展战略及布局。

作为综合金融集团,平安除了作为行业标杆的保险业务,在银行板块还控股平安银行,在资产管理板块的公司包括平安证券、平安信托、平安融资租赁等。此外,在科技板块还包括陆金所控股、金融壹账通、平安健康、汽车之家及其他科技公司。而这些多年来围绕着“保险+服务”的布局已开始进入合力并进的新阶段。

平安丰富的综合金融模式对于深挖客户价值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场景,助力优化“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经营模式。截止2022年末,使用集团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客均合同数达3.12个、客均AUM约4.45万元,分别为其他客户的2.4倍、5.9倍。

此外,平安的医疗健康生态已初具规模。截至去年底,平安自有医生团队近4000人,外部签约医生超4.5万人,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合作药店数达22.4万家。并通过布局养老项目的方式加深服务客户,已布局32成,多个项目在大湾区接连落地。

在深耕服务的加持下,2022年超5.5万家企业客户使用了平安的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近2.27亿的个人客户中有近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以及享有服务权益的客户贡献的NBV占比持续提升,从2020年的14%提升至2022年的55%。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2022年底,中国平安为超2.27亿个人客户和超6.93亿互联网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服务,35%的新增个人客户来自集团生态圈用户。全年集团核心金融公司之间客户迁徙近2496万人次,有近40%的个人客户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的合同。此外,互联网用户中仍有4.85亿人还有待转化成为客户,开发潜力较大。

平安高管展现强信心

中国平安作为保险行业龙头,近年来寿险改革路径清晰、创新渠道逐步崛起,效果也已逐渐显现,客户综合经营能力不断提升,并在持续深耕推动构建医疗健康生态体系的差异化竞争壁垒。

在保险行业寡头竞争格局中,中国平安将凭借着更加市场化、人性化的生态圈建设构建更加宽广的护城河。随着寿险NBV有望在2023年实现正增长,以及信用险底层贷款(1-2年久期)逐渐出清,产险压力也会逐渐减轻。此外,今年投资端(股、债双市场)改善也有望支撑利润增长。

中国平安当前的估值,无论是PE(9.87)、PB(0.96)还是P/EV(0.58)均处于历史级别的投资价值区域,随着负债端和投资端双复苏的演绎,或将激起中国平安的戴维斯双击。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年报发布会上,平安高管们都表达出强烈的信心。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姚波表示:目前平安的股价是被低估的,未来有很高的投资价值。姚波分析道,过去几年,外部环境多变,平安的股价也受到一定压力;但是价格会波动,更要看公司的价值。目前,中国平安所处的行业有发展前景,公司有个体优势,特别是目前在推的业务模式也有一定的壁垒。

而董事长马明哲在年报现场三年来首次发声,为平安的“高质量发展”下定义,马明哲表示:高质量发展相对平安来说有三个关键词,即可持续、增长的结构、增长的质量。马明哲强调,在可持续方面,平安在过去二十年业务利润持续增长,未来保持20%不太可能,但双位数增长是可以的,实现可持续、稳定的增长,而不是大起大落;在增长的结构方面,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养老”的结构非常好,医疗健康养老也是未来最大的需求;在增长的质量方面,此次报告披露显示,平安的ROE一直保持在16%-18%,此次数值近17.9%,ROE增长质量非常好。

关键词:

相关文章